在金融開放這▅件事上,我們看到了中國底氣「

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:在金融開放這件事上,我們看到了中國底氣
新華社記者 許晟
悄然之間,華爾街的〒交易員多了件日常任務:留意中國市場的人民幣中間價。近年來,隨著金融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,中國越來越融入全球市卐場,中國因素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。這背後是中國經濟的強大支撐,也正是金融開放∏的底氣所在。
中國的金融開放不是今天才開始的,過去多Ψ 年來一直在穩步推進。這不僅是中國在全面履行開放承諾,更是自↓身推動經濟運行更高效的需求。
近兩年來,從博鰲亞洲論壇上對新一階段金融開放政策◥的宣告,到各金融部門具體開放措施的迅速出臺,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、股東資質、持股比例等多方面限制放開,首家外資控◇股保險公司、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等機構審批陸續落地,中國金融開放步入①快車道。
金融是一國經濟的核心與命脈,沒有充足●的底氣,怎能有如此大力度的開放。底☆氣來自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壯大。多年來,中國穩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,健全市場機制體制,金融機構競爭力不斷增強。英國《銀行家》雜誌最新公布的▓“2019年全球銀行1000強”榜單上,中國有136家銀行入圍,入圍家數持續上↙升。
底氣更來自㊣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。盡管內△有經濟下行壓力、外有保護←主義擡頭等風險挑戰,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⊙穩,今年上半年GDP增長6.3%,1月至7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7%。去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%,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增長動力源。
開放帶來共贏。歷史◣經驗告訴我們,中國打開大門,世界將共享機遇。改革開放40多年,中國不僅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跡,更向世界打開√大門,讓各國企業搭上中國發展的“快車”。如今,隨著金融開█放進入新階段,中國因素和中國機遇正被全球金融機構所關註。
當前,經濟全球化發展如斯,盡管未來面臨的環境復雜嚴峻,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。勇對風雨、直面挑戰,中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各種沖擊和風險,有足夠的底氣實施更大程度的開放。不僅金融業,中國經濟開放的大門也必將越開越大。